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公示  | |||
问题描述  | 整改措施  | 整改情况  | 整改进度  | 
云南省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修复工作严重滞后 督察报告指出:云南省现有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约 800座,占损土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其中 2016年以来,新增 980座,未及时修复的近 600座,修复工作严重滞后。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矿山关闭后,生态修复工作还未完成。  | 一是按照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核查工作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全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核查,进一步摸清矿山底数、空间分布、损毁土地面积和权属、拟修复方向等基本情况。 二是按照“一矿一策”原则,落实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形成上下一致的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信息数据库,建立省级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库,为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规划、部署项目工程及完善矿山修复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三是扎实开展基于香格里拉实际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选择研究,参照云南省相关技术标准,确保矿山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修复模式选择科学合理,有据可依。 四是加大向上汇报对接力度,请求上级尽快出台“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矿权退出机制并将退出矿权生态修复工作纳入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矿权退出机制。 五是加大对雪鸡坪尾矿库、安乐铅锌矿尾矿库等尾矿库的现场管控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将尾矿库安全隐患排查纳入日常监管执法计划,加大重要节点的巡查力度;按照《云南省尾矿库闭库销号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符合关闭条件的尾矿库督促企业推进闭库相关工作,对无主尾矿库加大向上对接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闭库工作。 六是加强监管,督促被关停的矿山企业按照《矿山恢复治理方案》对露天开采区进行植被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处理,设警示标志、实施定点监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矿区周边地质环境隐患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多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 
  | 一是香格里拉市已完成境内历史遗留矿山图斑点核查认定工作,并于2022年3月1日由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进行公示。 二是按照“一矿一策”原则,编制《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已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4年8月6日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并上报备案。 三是通过实施中央资金支持的“香格里拉市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和“青藏高原2021年重点生态修复项目”修复了69个矿山100个图斑;争取中央生态修复结余资金859万元于今年实施三个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计划修复废弃矿山图斑12个,面积38.29hm²,现已完工并完成县级验收;同时通过引进社会投资人开展香格里拉市 2024—2025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拟定修复废弃矿山图斑123个面积192.8146hm²,现已完成社会投资人招标,2025年8月20日开工,正在开展进场协调,建设期3年,计划 2027年底完成修复。通过多种措施推动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四是积极和州、省部门反馈,请求尽快出台“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矿业权退出补偿机制,并向迪庆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反馈“三江并流”范围矿业权退出整改“一矿一策”处置方案修改意见。 五是安乐铅锌矿尾矿库于2024年1月26日完成闭库销号验收,2025年3月8日迪庆州人民政府发布尾矿库闭库销号的公告。2025年4月25日,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关于雪鸡坪铜矿尾矿库闭库销号的通告。 六是扎实开展每季度一次的矿山巡视巡查工作,加强矿产资源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对有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025年6月对25家矿山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及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宣传培训。 
  | 完成整改  |